行业新闻
他给数控机床造“眼睛”
发布时间:2019-05-23
  在汽车维修专业实训室,伴随着轰鸣的发动机声,技师学院的学员们为现场参观人员依次介绍了发动机的构成,并进行部件拆解。有参观者还换上了操作服,拿起了扳手,体验了一次汽车维修。

在电气自动化专业(工业机器人方向)实训室,同学们拿起操作器,在老师的

指导下,操控机械手臂完成指定动作,看似笨拙的机械手臂在操作器的指挥下,能完成精确到1毫米以下的细致操作。 在讲解专业课知识的同时,以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直是刘辉的教学模式,也是刘辉的课堂备受同学们喜爱的原因。

“易拉环对模具的精度要求很高,一刀切下去既要非常薄,又不能断,必须有‘藕断丝连’的感觉。”刘辉说,数控专业的教育教学主要在数控机床车间展开,操作过程程序化,但想要在这个行业成为技术能人,需要有股钻劲儿。

出生于农村的刘辉,2004年毕业于乌鲁木齐技师学院,之后进入南京技术学院进修,学成后留在乌鲁木齐技师学院担任教师。作为乌鲁木齐首批数控加工专业毕业生,当时专业的认知度还不高,刘辉不断为自己加课,学习当时最先进的国内外操作技术。

“我平时生活比较节俭,但买书却很舍得,还下狠心买了台几千块钱的电脑。一回到宿舍,就研究起数控加工软件编程。”刘辉回忆,工作后不久,他便遇到了一个一展所学的机会。

当时学校一台数控机床出现故障,经过刘辉和其他技师排查,发现是机床中的系统伺服放大器电池出现了问题。在当时这种设备的电池需从国外采购,每块成本300余元,且采购周期较长,也会耽误教学时间。

大家都很着急,刘辉一边留心其他技师的说法,一边查阅资料、在电脑上编程模拟,研究了不到一个星期,就找出了症结所在,并尝试用4节普通5号电池与电容替代原有专用电池。就这样,反复尝试后,设备恢复了运行。随后刘辉将这一技术命名为“FANUC数控系统伺服放大器电池”,2019年通过认证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。